大家好我是狗狗史蒂芬,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紀念日,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慶大會中宣稱已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解決絕對貧困問題,但是7月12日《自由亞洲電台》 卻報導,大陸各地公務員獎金被取消,甚至追討,習口中的脫貧、小康到底是真是假呢?
🔼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百年黨慶講話
《自由亞洲電台》 報導指出,中國河南、江西及廣東等地公務員及事業單位教師,近期接到當局追討已發放的獎金、清退績效獎勵。最多追討第一季度兩萬元人民幣,並宣布以後停發獎金。
針對此事,江西景德鎮學者指出,就算去(2020)年上半年官方報導,只有上海市財政略有持平,其餘的都是財政赤字。政府不會輕易削減(公務員的獎金),其中必有其原因,可見中國財政狀況並非帳面上良好。
🔼 追討獎金相關通知
中國相關財政警報、缺糧等等傳聞層出不窮,為達成中央工作目標地方政府時常虛報成果,而造成政府相關報告數據不實也時常有聞,但在資訊傳遞迅速的時代,雖然實況難以掌握,但瑣碎的訊息也能夠拼出概況,筆者在此從糧食的角度切入。
🔼中國光盤行動,息食節約
2019年10月中國公布政策白皮書中,確認「適度進口」是中國糧食安全戰略的一部分。
專家也指出,中國大陸種植面積短缺9,000萬公頃左右,必須仰賴進口才能滿足國內的糧食需求。在大豆完全仰賴進口的狀況下,中國必須確保有足夠的土地資種植小麥與稻米,以確保這兩種主要作物能自給自足。
中國雖不會有立即糧食短缺的風險,但是真正的風險在於結構性的失衡,例如玉米、大豆仍面臨土地資源不足的限制等。近來中國的穀物進口量也持續激增,2020年1到12月中國進口穀物量首次突破1.4億噸,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加近28%。
🔼東北農民辛勞耕種
在中國穀物進口大幅增加的同時,種植玉米、稻穀、大豆和高粱北大倉似乎著火了,109萬平方公里,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,但長期過度開發利用、氣候變化等原因,出現不同程度退化,導致黑土地“變瘦、變薄、變硬”。
中國科學院近對此首次針對黑土發布白皮書,《東北黑土地白皮書(2020)》,為完善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技術標准體系東北糧倉黑土問題。
從此次公務員追討獎金、清退績效獎勵,停止發放獎金,到糧食仰賴進口及土壤退化等問題,推測習口中所說的脫貧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非完全屬實,其中問題或許出在體制上官僚造假所致。
或許少一點多一點不會有太大影響,但滴水穿石,聚沙成塔,中國若要真的確實達到政策目標,或許要從頭開始,從根源做起,好好的抓穩抓牢地方政府管理,避免浮報政策成果,以利上位者精準施政。
資料來源:
1.自由亞洲電台7月12日報導【財政緊張】中國多個省市取消公務員績效,江西有教師被追回已發工資
2.自由時報7月11日報導:LTN經濟通》中國缺糧 企業赴海外囤田?
3.人民網7月13日報導:遼寧五點發力為2800萬畝黑土地“加油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