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我是狗狗史蒂芬,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,開放第六輪疫苗接種為「高端疫苗」,但多數國人還是存在許多疑慮,明明平常也都有在打的國產流感疫苗,而且二階測試數據也很良好,為什麼國人還是對「高端疫苗」如此不信任?甚至參加高端第二期人體試驗的藝人吳鈴山,也出面呼籲,「如果可以選擇,先施打國際有實戰的疫苗來保護自己,目前高端仍處於試驗階段,我們應該相信科學」。筆者針對「高端疫苗」臨床實驗及保護力爭議進行初步研究,提供以下資訊。
高端二期免疫反應與安全性數據,無法完全證明疫苗有效與安全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2017年關鍵報告,記錄22個「二期成功三期失敗」的案例中,Chiron藥廠人類第二型皰疹病毒疫苗,就是高端可能失敗的途徑。
1990年代,Chiron藥廠開發一個人類第二型皰疹病毒疫苗,使用與高端相同之重組蛋白技術;二期試驗顯示人體中和抗體反應良好,但三期卻證明對預防二型皰疹病毒感染無效。這個案例最可能發生失敗的原因,蛋白質疫苗雖足以產生「抗體免疫」,但可能無法產生誘發足夠的「細胞免疫」。
「抗體免疫」用於中和外來、尚未感染細胞的病毒,但對已感染細胞的病毒無效。
「細胞免疫」則可以精準攻擊被病毒感染的細胞。
*二者協同作用,才有最好的免疫效果。
高端vs莫德納及AZ,疫苗原理不同無法比較保護力
蛋白質疫苗(高端),可以刺激產生「抗體免疫」,但對「細胞免疫」刺激效果不佳。
新一代的核酸疫苗(AZ和莫德納),就是針對「細胞免疫」刺激所設計的疫苗,可刺激很強的「細胞免疫」。
所以,高端二期證實在人體產生比核酸疫苗還多的抗體是可預期,但兩者無法比較保護力,畢竟二種疫苗原理不同。
在二期臨床試驗測不出是否產生「細胞免疫」
受限於科學限制,目前尚無法測量對新冠病毒細胞免疫強度。
只能讓打過高端的病人去測試是否真的能對抗新冠感染,因此需要大量臨床實驗證實其細胞免疫強度。
臨床試驗分期介紹
第一期臨床試驗(PhaseⅠ,人體藥理研究):瞭解藥物安全劑量,在人體所能夠承受之最高劑量
第二期臨床試驗(PhaseⅡ,治療探索):進行數十人臨床實驗,探索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
第三期臨床試驗(PhaseⅢ,治療確認):進行由數百到數千人不等大型臨床試驗,證實藥物療效及安全性,作為上市前依據。
第四期臨床試驗(PhaseⅣ,治療使用):這個階段是藥品上市後的追蹤。
資料來源:台中榮總醫訊
總結
以現有免疫測量技術,無法精準量測疫苗真實的保護力,一分資料,做一分結論,就目前高端二期臨床實驗數據,尚無法證實其有完整的防護力,但可推論「高端疫苗」應有一定保護力。筆者認同應該推動國產疫苗,但是認為推動的方式太過倉促。雖「高端疫苗」 已通過EUA審查,且透由食藥署公佈授權審查紀錄,但應經過更完善的審查檢驗,並且提出讓國人信服的數據資料,才能夠消弭雜音。
最後站在相信政府的立場,這次決策經過專家及高層多次研討,才開放施打「高端疫苗」 ,一定不僅僅考慮保護力的問題,其中勢必考量效力、急迫性等複雜現實面因素。因此仍希望大家能跟筆者一起支持政府決策,乖乖打疫苗,有什麼打什麼,沒事別出門,好好負起社會責任,避免群聚,一起為疫情結束的一天加油。
資料來源:
1.高端疫苗保護力爭議:為什麼二期成功,三期也可能失敗?|李建璋專欄
2.「我們應該相信科學」 吳鈴山打完2劑高端 建議選擇國際認證疫苗